> 文章列表 > 被动语态为什么要用过去分词

被动语态为什么要用过去分词

被动语态为什么要用过去分词

在英语语法中,被动语态使用过去分词的原因是为了强调动作的完成状态。被动语态的结构通常是“be + 过去分词”,其中“be”动词根据句子的时态变化(如am/is/are/was/were等),而过去分词则表示动作的承受者。使用过去分词形式在被动语态中有以下作用:

1. 强调动作的完成 :过去分词形式在被动语态中强调动作已经被执行,已经完成。

2. 表达被动关系 :过去分词形式表明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,而不是执行者。

3. 避免歧义 :使用过去分词可以清晰地表达句子的含义,避免因使用主动语态而可能产生的歧义。

例如,在句子 \"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er.\"(这本书是她写的。)中,“written”就是过去分词形式,它在这里强调了动作“写”的完成状态,并表明“book”是动作的承受者。

希望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被动语态中过去分词的使用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被动语态中be动词如何变化?

过去分词在被动语态中的具体应用例子?

如何区分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