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而多斧凿痕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而多斧凿痕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而多斧凿痕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而多斧凿痕”出自宋代黄庭坚的《醉落魄》。

“而多斧凿痕”全诗

《醉落魄》

宋代 黄庭坚

浮蚁。

一入愁肠,便有阳春意。

须将席幕为天地。

歌前起舞花前睡。

从他兀兀陶陶里。

犹胜醒醒、惹得闲憔悴。

”此曲亦有佳句,而多斧凿痕,又语高下不甚入律。

或传是东坡语,非也。

与“蜗角虚名”、“解下痴绦”之曲相似,疑是王仲父作。

因戏作四篇呈吴元祥、黄中行,似能厌道二公意中事

陶陶兀兀。

尊前是我华胥国。

争名争利休休莫。

雪月风花,不醉怎生得。

邯郸一枕谁忧乐。

新诗新事因闲适。

东山小枝携丝竹。

家里乐天,村里谢安石。

作者简介(黄庭坚)

黄庭坚 (1045-1105),字鲁直,自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又称豫章黄先生,汉族,洪州分宁(今江西修水)人。北宋诗人、词人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而且,他跟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英宗治平四年(1067)进士。历官叶县尉、北京国子监教授、校书郎、著作佐郎、秘书丞、涪州别驾、黔州安置等。诗歌方面,他与苏轼并称为“苏黄”;书法方面,他则与苏轼、米芾、蔡襄并称为“宋代四大家”;词作方面,虽曾与秦观并称“秦黄”,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。

大学生论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