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聪明初四达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聪明初四达”的出处是哪里

聪明初四达”这个成语,看起来挺高大上的,其实出自宋朝的王安石的诗《神皇帝挽辞二首》。王安石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,他是著名的改革家,还写下过“春风又绿江南岸”的千古名句。不过这句诗到底是啥意思呢?

“聪明初四达”字面意思是指聪明才智通达四方。王安石在这里是称赞神皇帝(宋神宗)的聪明智慧。为啥要强调“四达”呢?这跟古人对“四”的崇拜有关,四达代表全面、通达的意思。就像现代人说某人“通情达理”,但又更文雅一些。王安石用这个成语,也是在暗示皇帝的能力没有死角,处理国事特别得心应手。这跟咱们现在夸一个人“脑子活络,啥都懂”有点类似。

不过这个成语还有点讽刺意味。王安石变法虽然有功绩,但也得罪了不少人,这句诗多少有些献媚的成分。就像有些人虽然聪明,但用错了地方,聪明反被聪明误。这提醒我们,光有聪明才智还不够,还得用对地方才行!

“聪明初四达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聪明初四达”出自宋代王安石的《神皇帝挽辞二首》。

“聪明初四达”全诗

《神皇帝挽辞二首》

宋代 王安石

将圣由天纵,成能与鬼谋。

聪明初四达,俊乂尽旁求。

一变前无古,三登岁有秋。

讴歌归子启,钦念禹功修。

作者简介(王安石)
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